香港 六二年屆
陳治威


 

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病的
現代中醫証治專題研習班
筆記八則


 

  什麼是腎虛?你患有腎虛嗎?怎樣可以預防?如何治療?

  腎為先天之本,腎是生命之根,腎是健康之源。腎好是人體健康長壽最基本的保証,也是人一旦生病卻能戰勝病魔的最有力的武器。

  我親愛的診客、讀者︳︳也是我的朋友,希望你加倍重視腎的健康,愛護腎,保護腎,腎的健康會給你帶來無窮的信心﹑活力和快樂,你的人生也就更精彩。

  請詳細看本文,它會增添你的醫識。

  三郎我花了時間和心機親自寫此文,因此你即使不願意看本文也不要把它丟進垃圾桶,免傷我心,就請轉送給他人吧。

前言 (1)
泌尿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及常見病(筆記之一) (3)
腎虛的概念(筆記之二) (5)
中西醫對腎的認識(A)(筆記之三) (7)
中西醫對腎的認識(B)(筆記之四) (9)
男女腎虛自測法(筆記之五) (11)
腎虛之種種誤區(筆記之六) (14)
由中醫學的「四診」和「八綱辨証」談及「治未病」
(筆記之七)
(17)
臨床應用辯証法和醫案舉隅(筆記之八) (20)
三郎鑑制「腎十味」丸推介 (24)

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病的
現代中醫証治專題研習班筆記八則
(前言)

  由香港註冊中醫學會主辦、麥灼基醫師主講的《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病的現代中醫証治專題研習班》已經舉辦多期,參加聽課者眾,一致給以好評。我有幸參加此研習班,不但對專業知識有溫故的機會,而且因得到麥灼基醫師無私地傳授其經幾十年積累的臨床經驗而知新,使我獲益良多,真感謝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感謝麥灼基老師。

  對腎虛症的探討占了研習班內容的最大部分,也是我感受最深、獲益最大的部分。比如說,中醫對腎的認識有別於西醫,中醫對腎的概念除了實質臟器官的「腎」之外,還包括了腎與其他臟腑如心、肝、脾、肺、膀胱等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影響。中醫認為腎是生命之元,腎虛可以說是百病之源,由於腎虛引起的疾病非常廣泛,內至臟腑氣血,外到肌膚毛髮,無不與腎有密切的關係,故治病須有「固本培元」之觀念。尤其對久病頑疾,中醫有「病久必虛」、「萬病不治求之於腎」之說,因而更須對腎之調補加倍重視。防治疾病從調治腎虛著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日常保健養生,若能重在強腎護腎,必定事半功倍。

  是期研習班分十二小時共六堂課。課後我寫了以下八則筆記。筆記集中寫腎虛問題,有的內容麥老師沒有講到的但我認為有必要及我自己的一些體會也一併寫上,願與同道及對中醫學有興趣者同研共習。

  八則筆記分別是:
  (一) 泌尿系統的構造和功能及常見病
  (二) 腎虛的概念
  (三) 中西醫對腎的認識(A)
  (四) 中西醫對腎的認識(B)
  (五) 男女腎虛自測法
  (六) 判斷腎虛之種種誤區
  (七) 由中醫學的「四診」和「八綱辨証」談及「治未病」
  (八) 臨床應用辯証法和醫案舉隅。

泌尿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及常見病(筆記之一)

  泌尿系統是人體最主要的排泄系統,包括:

  (一) 腎兩個。位於腹腔的背側、腹膜的外面,約在第十二胸椎至第三腰椎處,脊椎兩旁各一個。通常右低左高(可能與肝占位有關)。

  腎臟由許多微細的腎元和腎管構成,每個腎臟約有一百萬個腎元,腎元即腎臟的功能單位。
  功能:製造且分泌尿液。

  (二) 輸尿管兩條。是由腎臟輸送尿液至膀胱的兩條管子,每條長約25至30釐米(cm),管經約4至5毫米(mm) 。輸尿管上起腎門附近漏斗形的腎盂,在腹膜之後,腰肌之前,沿腹腔進入骨盆,由膀胱外角斜穿膀胱壁進入膀胱。
  功能:將腎臟的尿液推送至膀胱,其推動力是有節律性的收縮,使尿液前進。

  (三) 膀胱。位於腹腔,其大小及位置,隨內容的尿量而定。
  與膀胱相鄰的器官男女不同:女性膀胱的前方為恥骨聯合,後為子宮。男性膀胱的前方亦為恥骨聯合,後為直腸及貯精囊;上為小腸;下接尿道及前列腺。
  功能:貯存尿液。

  (四) 尿道:尿道是由膀胱頸通至外面的一條管子。男性的尿道兼具生殖作用(排精)。
  總結:泌尿系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病

  腎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源,臟腑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中醫學認為,腎臟與其他臟腑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腎臟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活動。因此,腎虛可以說是百病之源頭,是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腎好,人就健康,就能抗百病,就能長壽,否則,人就容易生病,易衰老,影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如是可明:對腎的調補,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腎虛引起的疾病很廣泛,常見的有: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慢性肝炎、慢性腹瀉、貧血、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腫瘤、性功能障礙、更年期綜合症、神經衰弱、失眠、骨質疏鬆與肥胖病等等。

腎虛的概念(筆記之二)

  腎虛是一個中醫術語,其廣義範圍涵蓋內分泌、泌尿、生殖等系統,它是指由腎精、腎氣、腎陰、腎陽不足所產生的各種病症,諸如精神疲乏、頭暈耳鳴、健忘脫髮、腰酸背痛、遺精陽痿、男子不育、女子不孕、更年期綜合症等多種病症的一個綜合概念。

  腎虛臨床分四種証型:
  (一) 腎陰虛:即腎陰不足。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能量代謝增高。証見脈細數,舌質紅,少苔或有裂紋,口幹盜汗,手足心熱,低熱顴紅,五心煩熱,咽燥失眠,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視力減退,男子精少不育,婦女閉經或經量減少,甚而成結核病、糖尿病、尿崩症、營養不良、不孕等慢性病。

   (二) 腎陽虛:即腎陽不足。表現為副交感神經興奮,能量代謝降低。証見脈細弱沉遲,苔白舌體胖有齒痕。由於陽虛腎關不開,水液不能外排,則尿少浮腫;不能溫養脾胃,則食少便稀。具體症狀如怕冷肢涼,腰背痠痛,陽萎早洩,性慾減退,精神不振;女子宮寒不孕,遺尿水腫,下利清穀或五更泄瀉,小便清長,臉色蒼白等等。

  (三) 腎精虧虛:中醫學所指的腎精有兩種含義,即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指人體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質(如精子) ,以及人體內支配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活的力量。後天之精,是指源於食物,經胃的受納,消化,脾的運化而貯存於腎的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命所需的基本物質,也就是人體活動能量的源泉。

  先天之不足乏精或後天營養失調造成各種疾病,稱為腎精虧虛。

  (四) 腎氣虛:中醫學裡的腎氣主要指腎的功能,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為主宰人體生長、發育及生殖機能;其二為調節機體水液代謝功能。總的理解腎包括內分泌、泌尿生殖、血液、中樞神經系統等部分功能。

  例如所謂腎氣不固,即由腎的功能不足所引起的疾病,証見氣短自汗,倦怠乏力,小便頻數而清,甚至失禁,夜尿多,尿後餘瀝不盡,腰脊酸痛,有時精滑早洩,面色晄白,苔白,脈沉細。常見於慢性腎炎、尿崩症等皆因腎氣虛(不足)。

  又如所謂腎氣不納,因腎主納氣,腎虛則納氣困難,証見喘息氣短,呼多吸少,活動時尤甚,形瘦神疲或見汗出肢冷。舌質淡,脈沉細,多見於肺氣腫等疾病。

  總而言之,腎虛不僅僅表現為腎或性功能方面的改變,還包含著全身的一系列變化,因此對腎的調補在人體生命的活動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可以說腎好就健康,人就能抗百病而長壽!

中西醫對腎的認識( A)(筆記之三)

  西醫對腎的認識非常單純,對「腎」只是指實質的腎器官,其功能只在於分泌尿液,是排泄系統的一部分。

  而中醫對腎的概念除了實質臟器的「腎」,還包括了腎與其他臟腑器官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影響。比如:

  (一) 腎對心的影響:心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血流,對人體非常重要。但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這樣一升一降,是維持心、腎陰陽動態平衡的關鍵,更確保人體健康無患,延年益壽。如果出現心、腎陰陽的升降功能異常,便會出現失眠、遺精等症狀。假如腎陰虛,又有心陽亢奮,則心不藏神,腎精不舍志,則會發生癲狂、抑鬱、癡呆等症。

  (二) 腎對脾的影響:脾臟負責運化,「運」即轉運輸送,「化」即消化吸收。換言之,就是消化、吸收和運輸營養物質的功能。同時,脾臟亦能化生氣、血、津液以滋養全身。若腎陽虛弱,不能如常地溫煦脾,導致運化失常,就會引起腹瀉疾病,常常于黎明時間腹瀉(若見長久腹瀉便溏者可辨証調補腎陽治之︱筆者)。

  (三) 腎對肺的影響:肺是主持呼吸的臟器,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濁氣,來實現人體氣的交換,從而保証新陳代謝。在生理上,只有腎氣充沛,攝納功能正常,才能使肺之呼吸均勻,氣道暢通。假如腎氣虛衰,納氣功能減退,就會引起吸氣困難,呼多吸少,運動則更有氣喘的病理變化。這就是所謂「氣不歸元」。臨床上常見的重症,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都屬於「腎虛氣逆」的疾患,亦即「腎不納氣」所致(舉凡久咳傷肺、呼吸系統疾病皆應考慮如何從「治」腎入手︱筆者)。

  (四) 腎對肝的影響:肝的主要功能是疏泄,它使氣機調暢,也負責藏血,以及調節血液供應。由於肝陽容易亢奮的特性,肝陽必須依賴腎陰來涵養,以使之能克制肝陽不至過亢,及推動其疏通宣洩功能。若腎陰不足,則不能發揮「水能涵木」的作用,而致肝腎陰虧,肝陽上亢,出現上擾清室(頭腦) 而致頭痛,或者肝氣鬱結,轉化為火熱而引起胸脅疼痛。

  (五) 腎對臟腑的影響:腎臟主理水液代謝。腎氣充足,則尿液生成正常,並下注於膀胱貯存。更進一步令膀胱開合有度,正常地貯存和排泄,而不易漏泄尿液。因此,膀胱的功能,有賴於腎氣的盛衰。如腎與膀胱開合失常,則會引起尿少、浮腫等疾病。又如腎氣不足引致老年性尿頻、尿失禁等。

  總而言之:腎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故稱之為「先天之本」、「生命之元」,腎臟調節人體生殖、泌尿、內分泌、骨骼、血液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因此,調補腎臟,強健腎臟是人體健康及生命力增強的最重要的保証。

中西醫對腎的認識(B) (筆記之四)

  祖國醫學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對「腎」的含義較廣。比如:

  「腎藏精」:其所指的「精」除了關係到人的生殖力外,還主要地關係到人的生命活動能力,所以「腎藏精」裡的精有兩種含義,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所謂先天之精,主要指人體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質(如精子) ,以及體內支配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活的力量。所謂後天之精,是指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命所需的基本物質,它來源於飲食,經胃的受納,消化,脾的運化,而貯於腎,作為人體生命活動能量的源泉。所以,「腎藏精」所指的精除了關係到生殖力外出,最主要的是關係到人的生命活動能力。

  在腎與生殖系統的關係中,腎虛可引起男性的遺精、陽痿,女性的月經失調、不孕等。

  「腎主骨、生髓、通腦」:指腎與骨骼系統及大腦的關係。腎的精氣充足,就能生髓長骨、健腦益智。腎精不足,則影響大腦、骨骼系統發育不全。臨床常見的小兒軟骨病、大腦發育不全,成年人下肢軟弱無力,牙齒鬆動等多與腎有關。

  其餘如「腎主先天」,是指人的先天體質由腎來決定;「腎藏志」中的「志」,是指記憶力,腎虛時可引起健忘;「腎開窮於耳」是說聽覺與腎有關,腎虛時可有耳鳴耳聾的症狀;「腎開於二陰」,指大小便與腎的關係。

  「腎,其華在髮」,指腎與頭髮生長的情形相關;「腎主恐」,是說腎與惊恐這種精神狀態有關,等等。由此可見,中醫對「腎」的概念既概括了實質臟器的腎,也代表了部分其他組織器官的功能,如心、肺、肝、脾、膀胱、神經、精神。中醫常有「腎陽虛」或「腎陰虛」之說,並從這個角度辨証論治,與西醫的判症觀點大不相同。如女性常見的月經不調或男女不育不孕症,在西醫學中,這病症與腎毫無直接關係,而中醫則從「腎」的病機進行分析下藥。這說明西醫對「腎」只是指實質的器官,而中醫則是除了西醫所指的腎之外還包括了其他器官的功能。因此,中西醫對「腎」的概念不同,不應混淆。

男女腎虛自測法 (筆記之五)

  男性腎虛自測法
  對照以下症狀,男士可自行檢測,若同時有三項符合,就很可能是腎虛了。
  (一) 剛過四十,就發現沒有「晨勃」現象。
  (二) 將少許尿液倒入一杯清水中,如果水仍很清淨,表示身體健康;如果變得混濁或有油質浮於水面,絕大多數是腎虛了。
  (三) 小便無力,滴滴答答,淋漓不盡。
  (四) 早晨起床時眼睛浮腫。
  (五) 即使不提重物,走不到三樓就感到兩腿無力。
  (六) 坐在椅子上看電視,超過兩小時就感到腰痠。
  (七) 在廚房做飯,站立時間超過一小時,就感到兩腿發軟。
  (八) 總想閉目養神,不願思考問題,注意力不集中。
  (九) 洗頭時,頭髮大量脫落。
  (十) 總感到有困意,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睡睡醒醒。
  (十一) 在正常飲水情況下,夜尿在三次以上。

  女性腎虛自測法
  對照以下症狀,女士自己進行一下檢測,若同時有四項符合,就很可能是腎虛了。
  (一) 早上起床經常有頭髮絲掉落;發現腹部肌肉松弛無力,臉色蒼白無血色,眼睛浮腫。
  (二) 体重有明顯增加或下降趨勢。
  (三) 皮膚干燥,出現斑紋,臉上出現魚尾紋、黃褐斑。
  (四) 頭腦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昨天想好的事情,今天怎麼也記不起來。
  (五) 一日三餐,進食甚少,除非天氣因素,即使是口味非常適合自己的菜,也經常無胃口。
  (六) 晚上睡不着,即使睡了質量也很差,睡不熟,多夢,易惊醒。
  (七) 在正常飲水情況下,夜尿在三次以上,白天也有尿頻現象;排尿無力,淋漓不盡,大便粘滯不暢。
  (八) 性能力下降,對性乏興趣,經常感到疲憊,沒甚麼慾望。
  (九) 工作情緒始終無法高漲,無名火很大,但又沒精力發作。
  (十) 明顯感到乳房沒有以前堅挺,肌肉鬆弛。
  (十一) 晨起或勞累後足踝及小腿腫脹,下眼皮腫脹、下垂。
  (十二) 沒有風濕或外傷,卻感到背部不適、胸部有緊縮感、腰背痛、不定位的肌肉痛和關節痛。
  (十三) 不提重物,走到三樓就兩腿無力。 (十四) 坐在椅子上看書或看電視,超過兩小時就感到腰痠。
  (十五) 容易感冒,感冒後就會出現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喉嚨有緊縮感等症狀。
  (十六) 用電腦辦公或看書二、三十分鐘就感到眼睛干澀、脹痛。
  (十七) 不再像以前那樣熱衷於朋友聚會,有種強打精神,勉強應酬的感覺。

  以上所列是腎虛常見的症狀,至於是否真正患上腎虛症,乃須經過中醫臨床辨証,結合各方面情況分析總結方能下結論。故必須弄清楚腎虛的種種誤區(請閱另文)。

腎虛之種種誤區 (筆記之六)

  (一) 在生活中,有些人以為自己腰痛就是腎虛了。其實腰痛不一定是腎虛,有些腰痛是由腎結石導致的,更多時候可能是腰肌勞損等其他疾病引起的。所以出現腰痛時須先檢查清楚,根據中醫辨証施治的原則,對症下藥,以免延誤病情。

  (二) 腎虛并不是指腎器官本身有了什麼疾病,大部分腎虛的患者無論是腎的結構或是其他臟器的結構都沒有發生明顯的器質性改變。
  腎虛是一個中醫術語,其廣義范圍涵蓋內分泌、泌尿、生殖等系統,它是指由腎精、腎氣、腎陰、腎陽不足所產生的各種疾病,諸如精神疲乏、頭暈耳鳴、健忘脫髮、腰痠背痛、遺精陽痿、男子不育、女子不孕、更年期綜合症等多種疾病的一個綜合概念。

  (三) 性生活不和諧不一定就是腎虛,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比如心情緊張導致早洩、不舉、因心裡有事提不起興趣等) ,也可能是夫妻配合方面的因素,也可能是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因素導致,不一定是腎虛。
  是否腎虛必須結合臨床多方面的症狀加以分析才能正確下結論。

  (四) 陽痿未必就是腎虛,因為有些陽痿是因某事恐懼過度心脾受損傷腎引起的,還有的是溼熱下注,陰濕傷陽經脉受損引起的,伴見小便短赤、下肢痠困,舌苔黃、脉沉滑等
  陽痿又稱陰萎(男子陰莖不舉者稱之,「痿」亦作「萎」) 。未到腎衰年齡而出現陰莖不舉或舉而不堅稱之為陽痿。
  (A) 多因房室過度,命門火衰所致。命門火衰者,常伴見滑精,腰痠,畏寒肢冷,脉見沉細。治宜溫腎補元,用右歸丸等。
  (B) 心脾虧損者,常伴見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等症。治宜培養心脾,用歸脾丸等。
  (C) 精神抑郁而陽痿者,治宜舒肝解郁,用逍遙散等加心理輔導。
  (D) 肝經濕熱者,常伴見小便熱赤,下肢疲困、脉沉滑或伴見睪丸冷,陰汗如水、小便後有余瀝臊氣、惡寒喜熱、膝冷(膝冷者十居其九腎虛)等。治宜清利濕熱為主,或兼清養。藥用知柏八味丸等。
  (E) 又有肝腎陰傷、虛火妄動者,症見陰莖易舉,舉而不堅,早泄滑精,心煩口干,脉多細數,治宜滋陰降火,用知柏八味丸、大補陰丸等。

  (五) 以為体弱就是腎虛

  腎為人体生命之根,內藏元陰元陽,主骨生髓藏精,故古人稱腎為「先天之本」。腎氣不足,腎虛的人必然体質下降,出現諸如腰痠腿軟,疲憊懶動,有心無力、容易感冒、茶飯不香、失眠心悸等的症狀。但造成体弱的原因很多,如脾胃受損消化欠佳,肺氣虧虛、肝血不足(氣血虛弱) 等,這些都可導致体弱,不一定就是腎虛。

  然体弱多為虛症。筆者從辯証法角度分析,認為由于人体內的各個臟腑之間保持着既對立又統一,既獨立又相互影響的密切關係,「久病必虛」,所以一個人病久了必然會累及五臟六腑。腎為人体生命之根,健康之源,中醫有「萬病不治求之于腎」的說法,故對于疾病(尤其是慢性病) ,從調補腎臟着眼是非常必要和正確的。

  腎虛誤區除了以上所述之外,尚有不少如:認為腎炎就是腎虛(腎炎者多見水腫,但肌膚水腫成因很多,未必就是腎虛,比如水濕內阻,脾不健運,水濕不得下行或溫陽不化水而泛于肌膚都可造成水腫) 以為怕冷就是腎虛、以為頭暈就是腎虛……等等,這些未必是正確的。是否患上腎虛,經中醫學的「四診」合參和「八綱辨証」分析便分曉。(請看下文《由中醫學的「四診」和「八綱辨証」談及「治未病」》)。

由中醫學的「四診」和「八綱辨証」
談及「治未病」(筆記之七)

  「四診」是中醫學傳統的診病方法,包括望、聞、問、切四種診病方法,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望、問、觸、叩、聽(望、問相同,聞與聽相同,切包括叩與觸) 。「八綱辨証」是中醫學判斷疾病最基本的綱領,而「辨証施治」又是中醫判斷疾病,落藥治病的原則,是中醫學的靈魂。對任何疾病,中醫首先運用四診詳細了解病情,然后進行分析綜合,辨其八綱(表里、寒熱、虛實、陰陽) 所屬。根據病因,臟腑病位,衛氣﹑营血﹑津液的病理變化,掌握証候屬性,最后才作判斷定論。過程仔細嚴謹,力求準確而不臆測,斷症之準確與否直接影響用藥之對症與否,用藥之對症與否又直接影響病者之健康甚至生命,因此絲毫馬虎不得︱筆者強調。

  單憑一些疾病的徵狀不能斷定就是腎虛,這些徵狀或許只是疾病初期的表面現象而己。但人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世間的事物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也就是說,事物的形態和性質在初期是單純的,輕微的,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就會由單純變得複雜,由輕微變得嚴重,從量變(次數的增加或時間的拖延) 發生了質的變化(事物性質改變) 。疾病也是一樣,比如咳嗽,初期可能是由外感風邪以致肺氣不宣造成的,但如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或治療失當,咳嗽的日子久了便會造成「久咳傷肺」。而肺與腎又有密切的辯証關係:五行論中肺屬「金」而腎屬「水」,所謂「金生水」。在生理上,只有腎氣充沛,攝納功能正常,才能使肺之呼吸均勻,氣道通暢,從而咳嗽收斂。如今肺「傷」了,也就必然影響腎,導致腎氣虛衰,納氣功能減退,「氣不歸元」造成腎虛。一旦腎虛,「腎氣不納」,咳嗽便更甚。臨床上常見的老年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都屬於「腎虛氣逆」疾患,亦所謂「腎不納氣」所致。凡病都可由量變到質變,由小病變大病(當然,有正確的處理便可小病無恙大病得愈) ,不可不警惕。人們常說的「病從淺中醫」是一句千古不變的至理名言。在這裡順便提一下,有的病人得病初期就已經找醫生,也十分注意配合醫生,然而病卻越醫越嚴重,這可能是醫生水平問題,所以找醫生也要講一點運氣和醫緣。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我偉大的中華民族醫學巨典《黃帝內經》就已經提出「治未病」的原則。「治未病」包括了「無病防病,有病防變(惡化) 即病從淺中醫」等的內內涵。

  《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有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又云:「病已成而後藥之(得了病才找藥醫治) ,亂已成而后治之(國家社會動亂了才想辦法管治) ,譬猶(好比) 渴而穿井(口渴了才挖井取水) ,斗而鑄錐(發生戰事才鑄造兵器) ,不亦晚乎(不是太遲了嗎?)」。看,我們的老祖宗對子孫后代是何等深沉地愛護,一再告誡我們凡事要防患於未然,對疾病預防逺勝於治療,「治未病」是比「病從淺中醫」高出何止千百倍的智慧呵!可是當一個人處於健康狀態的時候,精神煥發得意忘形,又有多多少人會意識到一旦患病的痛苦而自覺重視「預防」呢!?

臨床應用辯証法和醫案舉隅 (筆記之八)

  中醫學是講究唯物辯證法的醫學,因此中醫學也是哲學。

  哲學中的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辯證運動規律,任何事物都是處在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產生、發展和的滅亡的過程;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予盾性,矛盾着的對立面又統一又鬥爭,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和變化。中醫學在整体內容上都充滿辯證法。高也陶所著《看中醫還是看西醫》(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二零零七‧一‧ISBN7︱八零一七四︱四七七︱二) 一書中簡言概括之:「中醫學以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体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証型,以辨証論治的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氣功、食療、音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体達到陰陽調和而健康。」

  有着兩三千年歷史的我國中醫巨典《黃帝內經》其辯證法的思想觀點俯拾皆是,無處不在,舉不勝舉。諸如「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恬淡虛無,正氣從之」、「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等這些我們最常聽到看到的字句都無不充滿辯証哲理。

  本人《筆記之三》談到中醫對腎的認識與西醫不同,中醫對「腎」的概念除了實質臟器的「腎」,還包括了腎與其他臟腑器官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影響。總括來說,人体各臟腑組織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維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動。當平衡狀態遭到破壞,就會發生疾病。這些都體現了辯證法的思想和觀點。

  由于中醫學是講究唯物辯証法的醫學,因此,我認為作為一個中醫應該學點(當然學得更多更深入就更好) 辯證法。實際上許多中醫在臨床上也已經在應用辯證法了,分別只是在于自覺或不自覺罷了。如果能提高到理論結合實際的層次上,實效就會更大。掌握且善用辯証法,不論是立足社會待人處事,還是在臨床上「望、聞、問、切」,都肯定會有極大的收益。即使在症狀繁多,病理複雜的情況下,只要依據辯證法的思維智慧找出問題的主要矛盾所在,分清問題的主次、輕重和先后而對症下藥,相信絕大多數的疾病都會有轉機而最后獲得痊癒。之所以說「絕大多數」,因為凡事都有個極限,有些疾病已經超越了可治的范圍,所謂「病入膏肓」,那是無可奈何的不幸事。

  麥灼基老師在授課中列舉了許多腎虛症得以痊癒的個案,這些醫案凝聚了麥老師的心血和經驗,充分反映出麥老師應用辯證法這個靈活機動的法寶在防治疾病上取得的成績。其中醫案談到咳嗽與腎虛的關係,指出咳嗽祇是一種症狀,是表面現象,不是疾病的本質。表面上看咳嗽是屬呼吸系統肺與氣管的事,初期可以是由于外感諸因導致肺氣不宣而起,然而久不癒便必然會傷及腎。如若已成腎氣不納腎氣腎陰虛損為主因的咳嗽,那便不是僅用潤肺止咳化痰等藥可以治好的,非從治療腎虛着手而不能收效。

  筆者曾治一婦人:陳女士,中年,稍瘦。一個多月前因感冒服西藥治療了一個月,雖然外感徵狀如流鼻水、發燒、關節痠痛等已消失,但咳嗽仍未止,尤其在夜間咳嗽更劇,乾咳無痰,胃納不香。筆者認為這是腎陰腎氣受損,又因服用西藥太久傷及胃氣胃陰。遂與之本人自制的六味地黃丸以滋陰補腎,與之藿香正氣丸以解表和中,理氣化濕,清外感之余邪。五天量,早晚各服六克。兩藥同服,飯前溫開水送下。服藥當夜咳嗽已見收斂,次晚咳已減半,三晚大愈,五晚咳止不再,同時胃納轉香,神采重現。

  以上個案筆者避用潤肺止咳之法而從調治腎虛胃損着手治愈久咳,過程輕易療效甚速,然此乃不足掛齒之「小兒科」矣!因深信中醫界善用辯證法的高手大有人在,余「犯渾」班門弄斧,旨在拋磚引玉而已。

  辯證法適用于任何社會,任何行業和任何人士,尤其適用于醫學界和醫務人員。不懂辯證法者,必不善客觀地分析事物,故做事失敗為人碰壁卻不知其所以然;不學辯證法者,必然人緣欠佳成就有限終其生庸庸碌碌;不屑辯證法者,必為人主觀武斷驕橫自負,吾人實難與之為伍更遑論共研醫學之大道||愚草醫三郎如是觀也!

  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病的現代中醫証治專題研習班筆記八則全文完。

  二〇一一年七月廿一日 劍兒生日

  完稿于醫館

 

陳治威個人目錄

 

歡迎光臨巴中在線

 
網站有關目錄
校友作品 校友遊記
校友萍蹤 學海試航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