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六二年屆
陳治威


 

氣血談三則


 

  1, 大吐血醫案(氣血談之一)

  氣是人體功能的動力 , 是無形的,肉眼看不到的;而血是人體活動的營養物質,是有形的,肉眼可以看到的。

  氣行血行,氣能統血。人體內的血液必須在氣的推動下才能輸送到全身,所謂「氣為血師」﹙動力﹚,「血為氣母」﹙營養﹚。氣能生血旺血,血能長氣壯氣,兩者在體內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緊密配合,缺一不可,如此保持著生命活動不息。

  然而,當人發生疾病或意外而大量出血失血,氣與血又不能同時兼顧時,急救的步驟是先「輸血補血」呢,還是先「送氣補氣」?

  大型電視記錄片《黃帝內經》提及一則醫案,照錄如下——看它是如何解答這問題的。

  齊秉慧醫案
  一人名叫張洪泰,五十歲,形體魁梧,平常酒色過度,一天突然吐血滿盆,吐血不止,昏暈在床,不醒人事,家人急忙請名醫齊秉慧前往診治。齊醫生診後說︰「血勢奔騰,脫証已具,刻不容緩」,立即用人參15g﹑黃芪30g﹑當歸21g﹑熟棗仁3g濃煎二次,去渣後調三七末21g。在旁的其他醫生問齊醫生︰「血乃有形之物,病人今天突然暴吐,他的身體好比大的戰爭之後,糧庫空虛,田野蕭然,何況是傾囊而吐,所缺的正是血呀,先生你這時不急於補血生血,卻在方中一味補氣,能有效嗎?」齊醫生回答說︰「《黃帝內經》中指出︰有形之血不能極快地產生出來,而無形之氣卻應當緊緊保護和加固,這個道理應當奉為急救吐血的妙訣。血是有形之物,氣是無形之化,有形不能速生,而無形卻能先得,況且有形的血,必從無形的氣化而來,這就是陽生則陰長的意思,補氣正是為了補血,生氣正是為了生血,今天病人大吐,只剩下一線之氣了,如果不緊急補氣,一旦氣絕,還能在哪裡補血生血,還談甚麼補血生血呢?」病人服藥後,隨之蘇醒過來,血也止住了。

  此醫案說明人在大量失血時,氣對生命來說是何等關鍵﹗

  事實也是,只要還有氣,體內的血液便仍然在氣的推動下運行,人暫時死不了,還有得救。一旦「嚥下最後一口氣」,人也就死了,還談甚麼「輸血補血」﹗?在急救極之嚴重的病傷者時,也總是先探探還有沒有氣,有氣就說明人還有呼吸,還活著,可以趕緊送院進一步搶救,否則就只好留在現場等待「打包」。人們通常會說︰「留下一口氣吧,來日方長……」,絕不會說︰「留下一點血吧﹗……」中國許多詞語如︰「氣若游絲」﹑「氣息奄奄」﹑「氣急敗壞」﹑「氣勢洶洶」﹑「氣衝牛斗」﹑「氣吞山河」﹑「氣象萬千」……等等,絕不會說成「血若游絲」「血急敗壞」﹑「血勢洶洶」﹑「血衝牛斗」﹑「血吞山河」﹑「血象萬千」……。可見「氣」是生命﹑活力的象徵,在任何時候總是放在第一位的。

  君不見大凡救護人員在急救人命時,首先是替重危病人套上氧氣罩﹙氣與血不能同時兼顧時﹚,卻未曾見過掛上血袋者也﹗﹙2008年5月11日﹚

  2.產後血崩醫案﹙氣血談之二﹚

  上篇《大吐血醫案》一文提到說,作為有形的血不能速生,而無形之氣卻可先得,「氣為血帥」,氣能統血,在病人大吐血只剩下一線之氣時,救急之方唯有緊急補氣,有氣才能救血,否則一旦氣絕,任何做法都失去意義。

  吐血如此,血崩又如何呢?

  《王修善臨症筆記》一書﹙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七八年十一月﹚詳載一則前輩王修善醫師的血崩醫案,誠可借鑑,現照錄如下︰

  「曾治一少婦,新產後七天,忽然血崩不止。大汗如雨,一身冰冷,目瞑人事不省,奄奄一線氣息。六脈尺中如有似無,危在眉睫。即煎潞參60g,服後一小時,其崩依然,不可為矣。欲辭歸,病家哀求,再賜一方,雖死無憾。因熱腸所迫,又以真高麗參12g研為細末,開水沖之,用羹匙頻頻灌下,以為聊盡人事而已。不料頓飯時辰,汗止脈復,四體溫和蘇醒。先哲云︰「人參能回元陽於無何有之鄉,有起死回生之力」,信不虛也。凡治婦人血崩,用舉元煎大劑,或加汗三七9g為末,沖藥中服即止。如不止用真高麗參15g,服之立效。余於此法,所治婦女血崩全活甚多。」

  醫案中少婦之所以能在奄奄一息中返魂有術,關鍵就在於「以真高麗參﹙人命關天,奸商有之,絕對須防偽高麗參——筆者按﹚為細末,開水沖之,用羹匙頻頻灌下」。高麗參,即別直參﹙朝鮮參﹚,屬人參類中力量較勝之一種,乃補氣升陽固脫要藥,《中醫大辭典》﹙一九九五年五月第一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有曰︰「用於治重病,久病或大出血後虛脫」。

  血崩之病機,雖說沖任為病,然主要還是氣陷不能統血之故。「氣為血帥」,氣能統血,若氣失提升之力而下陷,則失其「帥統」之職;「氣行血行」,血亦隨氣陷而下脫,終成沖任失固而發為血崩。晚清著名醫家唐宗海﹙一八六二 ——一九一八字容川﹚所著《血証論》有云︰「崩中雖是血病,而實因氣虛也,大氣下陷則無力統帶又無管制之能,故血順流而下,宜服補氣之藥以升其氣,氣升則血升矣,補中益氣湯治之。」

  血崩是婦科中一門比較嚴重的病証,其病型雖有氣陷血崩﹑氣郁血崩等之分,然皆離不開一個「氣」字,治本之則皆不離升陽回脫。《中醫大辭典》亦有云︰「治宜補氣升陽為主,方用舉元煎,或補中益氣湯等,以固澀止血」。又云︰「若見汗出肢冷,昏不知人,脈微欲絕者,為氣陷血脫之危候,急煎獨參湯,或加附子,以回陽救逆,但均須頻服」,此論正與王修善前輩所說吻合。﹙2008年5月16日﹚

  3. 再一例產後血崩醫案﹙氣血談之三﹚

  前篇《產後血崩醫案——氣血談之二》寫的是前輩王修善一則醫案,主要講述一產後血崩病婦在奄奄一息之際,王醫師以補氣回陽救逆之方挽回生命。余意猶未足,在此再談另一個起死回生的典型醫案,這篇醫案文章原題目是︰《診余偶記》,發表在七十年代中﹙一九七六年﹚廣州市發行的《新中醫》雜誌上,作者劉炯夫,江西省武寧縣醫院醫師。我當時涉醫尚淺,讀後感觸很深,特地剪下保存,迄今足有三十多年。照錄如下︰

  「回憶一九五四年冬,在本縣君溪行醫。東山大隊一位貧農女社員李xx,年26歲,素來多病,體質虛弱,懷孕早產,分娩兩天,頭昏腰脹,陰道流血,血色墨黑,量多不止,曾延醫治,投以膠艾四物湯加犀角﹑丹皮﹑西党之類,初服一劑,較為平隱,再進一劑,病勢增劇,下血不止,進入昏迷。臨晨,其愛人即來我家敲門,說︰「因愛人病得很厲害,請你來診」。

  我見他來得匆促,肯定病是危重的,於是即拿手電筒,跑了五里夜路,來到東山易都村。一進門,其家約四﹑五個家屬都在號啕痛哭,我當時心裡也很難過,即入病室,見患者彎腰曲膝,向里側臥,面色蒼白,冷汗如油,肢冷,神昏,奄奄一息,觀其舌,色淡無苔;切其脈,寸口無脈,危在頃刻。當時我心中一驚,無脈的危病,恐難挽回﹗再三思考,突然有悟先父遺言︰「凡遇病情危篤,寸口無脈,可診人迎﹙頸側動脈﹚﹑趺陽﹙足背動脈﹚,以候胃氣的存亡,來判斷預後」。於是我採取三部同參診法,切取趺陽,沉弱無力,再取太谿﹙足內踝後側動脈﹚,沉細不絕。趺陽太谿可尋,為有胃氣,尚有一絲生機。那時我還年青,是第一次見到此脈象,沒有實踐經驗,據此脈象,亟擬益氣固脫﹑回陽斂陰之法,以參附龍牡救逆湯合固本止崩湯加減,作「背城一戰」之圖。

  處方︰
  紅參9g﹑附片9g﹑龍骨15g﹑牡蠣15g﹑黃芪30g﹑當歸9g﹑黑薑4.5g﹑灸草6g﹑白芍15g﹑白朮 15g﹑熟地15g,一劑。

  方子開出後,即又針灸,針人中﹑足三里;灸神厥﹑關元。針灸後,仍屬昏迷不醒,其家人卻在辦理後事,當時我也感到「寸口無脈」的危証,是難以挽救的,因此建議送醫院治療。而家人堅持吃中藥。誰知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天早上又來邀診。說︰吃了一帖藥後睡了很久,在半夜翻過身來要茶喝,喝了一杯開水後又繼續睡了。今天省人事了,血已基本止了,云云。即前往再診。診其寸口有脈,只見沉而無力,神志轉清,四肢轉溫,汗收血減,前藥見效, 毋庸更張,守原方再進三劑。第三次復診,脈象已轉和緩,答話自如,下血已止,惟納食欠佳,睡眠不好,終以歸脾湯調治半月而愈。……」

  研讀上述三個醫案,余思量作分析,有以下五個要點值得記取︰
  ﹙一﹚ 產後血崩之婦病發前有一個共同點,即素來體質虛弱。《中醫大辭典》氣陷血崩條有云︰「多因素體虛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以致脾虛氣陷,血隨下脫,沖任失固,發為血崩」。

  ﹙二﹚ 血崩患者病情嚴重時,也有一個共同點,即多面色蒼白,冷汗直冒,四肢冷,奄奄一息,甚而氣若游絲,神昏欲絕,危在頃刻。《中醫大辭典》亦有云︰「汗出肢冷,昏不知人,脈微欲絕,為氣陷血脫之危候」。

  ﹙三﹚ 重危失血病患,如若寸口無脈,可用「三部同參」診法,即診人迎﹙頸側動脈﹑切趺陽﹙足背動脈﹚﹑取太谿﹙足內踝後側動脈﹚,若趺陽太谿有脈可尋,謂尚有胃氣,雖沉弱無力,仍有一線生機。

  ﹙四﹚ 「氣為血帥」,氣能統血,血隨氣行,氣昇陽回則可止血之下脫,故方中重用參芪以補氣。

  ﹙五﹚ 勿輕易更換方藥。醫案中病婦服一帖參附龍牡救逆湯合固本止崩湯加減則獲血止甦醒﹑汗收肢溫之療效,可見方藥十分對症。前藥見效,便毋庸更張。﹙2008年5月26日﹚

  寫完以上三篇《血氣談》,余心中總有困惑納悶︰中醫對吐血﹑血崩﹙總之是失血之症﹚雖有獨特速效之方,然而在西方醫學居於主導地位的現代城市裡,中醫學又幾何能發揮其特有的長處呢?中醫善於「補氣」,西醫長於「輸血」,如果中西醫能象左右手一樣配合起來,那將給人類社群帶來多大的福祉啊﹗

  註︰本文曾發表在香港中醫雜誌 2008年第四期

  陳三郎(治威)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

 

陳治威個人目錄

 

歡迎光臨巴中在線

 
網站有關目錄
校友作品 校友遊記
校友萍蹤 學海試航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