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麗塢經典電影、主題曲回顧系列之十六


經典電影<魂斷巴黎>

本欄目上週張貼有美國好麗塢著名女影星Elizabeth Taylor(伊莉莎白•泰萊)生活和從影片斷的幻燈片。年輕時的她美艶四射,堪稱絕代美人。伊莉莎白•泰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拍過不少著名影片,今次想介紹一部她所主演的劇情浪漫電影"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魂斷巴黎)。

<魂斷巴黎>是美國Metro-Goldwyn-Mayer(MGM)(美高梅)公司於1954年出品的電影,由伊莉莎白•泰萊主演,男主角是當時著名的小生,Van Johnson(范•強生)。 英國著名影星Roger Moore(羅渣•摩亞),即第二代007占士邦演員,以配角身份客串這部影片。此片在法國巴黎和摩納哥的蒙地卡羅實地拍攝。

Elizabeth Taylor(伊莉莎白•泰萊)於1932年2月出生於英國倫敦。父母是來自美國密蘇里州的地道美國人,其父是以藝術品商人身份前往英國設立畫廊。她在倫敦生活至七歲,全家於1939年,戰雲在歐洲上空密佈時,回到美國,改居於洛山磯。

Elizabeth Taylor乃童星出身,1942年10歲時她為美國Universal Pictures宇宙電影公司演出她的首部電影"There's One Born Every One Minute",之後為MGM公司收歸旗下,並於1943年為MGM拍下第一部電影"Lassie Come Home"。1944為MGM拍攝的電影"National Velvet",使年僅12歲的Elizabeth Taylor成為影壇的一顆新星。這部影片上演後,票房大收四百萬美元。憑此片,Elizabeth Taylor獲得MGM一份長期合約,並成為該公司的首席童星。1947年,15歲的Elizabeth Taylor便主演了電影"Life With Father",與當時幾位已甚有名氣的演員有對手戲。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Elizabeth Taylor的電影一個接著一個地上演,而且口碑俱佳。

1954年,是她最忙碌的年份,她一連拍了"Rhapsody"、"Beau Brummel"、"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和"Elephant Walk"等片。她時年22歲,便被評為世界上的大美人之一。

1956年她與著名美國男影星Rock Hudson(洛克遜)和James Dean(占士甸)主演巨片"Giant"(巨人),票房成績斐然。可惜的是當時影壇的寵兒James Dean,因為車禍喪生而沒有看到此片的公映。1958年她與Paul Newman(保羅紐曼)主演名片"Cat On A Hot Tin Roof"(朱門巧婦)。1963年,她演出"Cleopatra"(埃及妖后)。當時其片酬高達一百萬美元,使這部片的製作費成為歷來最昂貴的製作費之一。

或許這裡需要特別一提的是Elizabeth Taylor於1952年所主演的古裝電影"Ivanhoe" (劫後英雄傳),當時她芳齡20歲,正是散發美麗光芒的時候。跟她演對手戲的是美國影壇當時得令的著名男女影星:蓄著八字鬍,英俊的 Robert Taylor(羅拔•泰萊)和Joan Fontaine(鍾•芳婷)。這部影片是MGM當年耗資最高的影片,也是最賺錢的四部電影之一,總額達到620萬美元。此片在印尼放映時,小弟剛上初中,看了此部片後,便成為她的影迷。美國片的影迷們想必都看過此部影片 。那天跟陳育民聊到美國片時,他都有提及這部讓他印象深刻的影片。

Van Johnson(范•強生)1916年8月生於美國Rhode Island,死於2008年12月12日美國紐約。他在影幕上斯文小生的形象是人們心目中的好女婿對象。他在1944-46年期間拍過的歌舞片是票房的保證,其名氣僅次於著名影星Frank Cinatra(俗稱瘦皮猴)。

劇情和影評:

二次大战后美国大兵查理威尔因想在文艺界发展而留在巴黎,在偶然的 机会认识富有的艾斯渥家族,并与二小姐海伦结婚定居巴黎开始着手创作,虽渡过一段美满的生活,然而却遭到一连串的退搞,威尔受此刺激终日酗酒,引起夫妻失和,互相在外游荡乱交朋友。在一暴风雨夜,海伦因威尔醉酒被锁在门外,而得到肺炎病逝。也因酗酒法院判定稚女维基推海伦姊姊玛莉抚养,威尔伤心返回美国,发愤向上终成名小说家,重返巴黎请求玛莉归还女儿的监护权,玛莉为了报复不允许其探视维基,才知玛莉早已……

导演理查德布禄克被称为好莱坞少壮派名手,影评称赞其作笔触尖锐,具有惊人的魄力,重视社会问题及人性的探讨。

<魂斷巴黎>電影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