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與海灘之旅(四)

- 記巴中60年屆2014年沙巴旅遊聯歡

蕭緒民

第四天:市區遊覽:Mari Mari Cultural Village 民族文化村

來到沙巴的第四天,旅遊路線由海島轉回陸地,主要是作市區遊,行程的安排是上午參觀遊覽沙巴眾多景區中最為熱門的景點之一:Mari Mari 民族文化村。

在過往的旅遊聯歡中,參觀遊覽有關民族民俗的景點偶而有之,但涉及的多是中國大陸的景區,而這次參觀的是馬來西亞一些原住民的村屋。大家早就期待了解異國他鄉的這種人文景觀。市區遊,可以安排得悠閒些,因此我們於上午9:15左右才出發,2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到達Mari Mari文化村。村外早已聚集了好些中外遊客。我們這個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自然為這個景點大大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Meri Mari文化村的平面圖。1號接待處/聚合點;2號Dusan屋;3號Rungus長屋;4號Lundayeh屋;5號Bajau屋;6號Murut長屋;7號表演廳;8號主飯堂+禮品屋;9號用餐棚屋;10號洗手間;11號自助餐枱;12號廚房。

Mari Mari民族文化村的售票處。門票每人RM150(約HK$375),包自助午餐。

大家聚集在文化村外面,等候導遊安排進村參觀遊覽。圖1

大家聚集在文化村外面,等候導遊安排進村參觀遊覽。圖2

大家聚集在文化村外面,等候導遊安排進村參觀遊覽。圖3

大家聚集在文化村外面,等候導遊安排進村參觀遊覽。圖4

大家聚集在文化村外面,等候導遊安排進村參觀遊覽。圖5

大家聚集在文化村外面,等候導遊安排進村參觀遊覽:圖見陳祝莉夫婦和友人鍾美嬌合影留念。右下角凌雪露的3歲小孫女蕭楊在好奇地望著她們。圖6

其他遊客在耹聽文化村導遊的講解。

參觀遊覽文化村是由他們村提供的專業導遊帶領進行,導遊有男有女,穿清一色的黃邊黑色民族服裝,主要提供雙語服務:馬來語和英語。知道我們聽得懂馬來語,他(她) 們便一路用馬來語給我們講解。

由於我們人多,為方便講解,我們每輛車的人員分成兩個小組,每一小組十幾個人,各由一個村內的導遊帶領。

文化村的導遊在和旅行社的導遊商談參觀遊覽的具體安排。

文化村的導遊在給團員們講述參觀遊覽的程序。

文化村的導遊在平面圖前給我們這一組的人講述參觀遊覽的程序。

每輛車的人員分好組和聽過導遊講述遊覽的程序後,就由各自的導遊率領進村遊覽。一場領略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之旅就此開始。

要進入村內,首先要過吊橋。

吊橋下是潺潺的流水。

過吊橋。

過吊橋時,陳國英和任嵩清兩人不知在談什麼,談得那麼起勁!後面的導遊Catheriine 鄭則舉起V型手勢面對鏡頭。

已過吊橋的一號車另一組人。溫曼瑛在向我們這一邊影相。

參觀路線按文化村各部族的分佈圖順序進行。我們到達的第一個民屋是Dusun House,即沙巴的杜順人。沙巴有許多民族,其中最大的族群就是Kadasan-Dusun(卡塔山-杜順人),佔沙巴人口的17.8%,其次是Bajau (巴瑤人),佔13.4%,再次是華人,佔13.2%,而馬來人則位居第四,佔11.5%。

根據維基百科:卡塔山-杜順人由卡塔爾山人及杜順人原住民聯合而成,是馬來西亞沙巴州內最大的族群,大部分居住在沿海的城市及內陸地區,主要從事打獵,水稻/旱稻種植,近年來也涉及商業及政治活動。主要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及傳統的教條。五月的豐收節是他們最重要的節日。主要是感謝上蒼,以及祭拜稻神,祈求來年稻米豐收。當禱告儀式後,卡達山人將舉行歌舞節目及名種比賽,歡度佳節。

導遊在給一號車另一組人講解Dusun House的特點。圖1

導遊在給一號車另一組人講解Dusun House的特點。圖2

在Dusun House,我們參觀這個民族製作竹筒飯、釀米酒和古法取蜂蜜的技術,還即場試飲了她們釀出來的米酒和取出的蜂蜜。

我們這一組人在圍觀釀米酒的小屋。

裝米酒的小竹筒。

小屋內的靚女村民和釀酒用具。

小屋內派米酒的是個穿著華麗民族服裝的靚女,眾入紛紛與她影相留念。圖見陳祝莉、陳淑嬌和侯秀銀。靚女笑容可掬。

圖見陳友泉和陳國英。靚女笑容可掬。

圖見林素琴和巫惠宜。靚女笑容可掬。

我和鄒國經也跟靚女照張相。

下一個民屋是Rungus Longhouse 龍古斯族長屋。長屋一般是一些印弟安部落的房子,約一百尺長。長屋離地而建,我們要爬木梯上去。在這裡我們見識到用木棍和竹子生火的技術,大家蠻有興趣地圍在在那裡用古法生火的Rungus族村民前面。

長屋內的臥房一瞥。

眾人圍在在那裡用古法生火的Rungus族村民前面,並紛紛用相機影下生火的過程。

生火過程。圖1

生火過程。圖2

生火過程。圖2

冒煙了,生火成功了。

沙巴的傳統樂器:鑼。

由Rungus長屋出來後,我們前往下一個民屋Lundayeh House倫達耶族屋。 根據資料,這個族群以鱷魚為主要標誌。有一個傳說,當年與鱷魚一起生活在村落裡的LUNDAYEH族,由於族人常被鱷魚咬傷,酋長於是找了鱷魚談判,最後達成了協議,只要是LUNDAYEH族的人民,身上都會刻上鱷魚的標誌,那麼鱷魚看到了,就不能咬傷他們。從此之後就換來兩方的和平相處。

Lundayeh族的鱷魚標誌。你看,像不像一條鱷魚?

LUNDAYEH族的人民很會利用動物的皮毛製作衣物,也會利用樹皮、搓繩製作出各式用品。

在繩和背心製作坊內現場示範搓繩等的俊男美女成為眾人爭着與之影相的對象。圖見巫惠宜和巫惠娟兩姐妹。

我和陳國英也跟俊男美女合影一張。看國英的姿勢。(鄒國經攝影)

我和陳國英再跟俊男美女再合影一張。看國英多威風!(鄒國經攝影)

鄒國經和林素琴夫婦與俊男美女合影一張。

陳友泉夾在俊男和美女之間。俊男左手拿着他的寶劍。

按照路線圖,參觀完Lungdayeh屋後,應該是參觀遊覽第4個部族Bajau House,但我們這個組的導遊卻先帶我們參觀第5個部族Murut Longhouse。為了順序,我還是從參觀Bajau House繼續描述我們的參觀旅遊。

Bajau House即巴瑤族的村屋。根據資料:巴瑤族(英語:Bajau、巴夭族)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海域,多數人潛海捕魚為生,常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被認為是最後一支海洋游牧民族。巴瑤族是個沙巴的第二大族,佔沙巴人口的13.4%。

Bajau巴瑤族村屋的村牌。

在Bajau屋內,導遊讓我們品嚐族人製作的小點。

巴瑤族的婚禮習俗。圖見任嵩清和盧愛蘭夫婦在扮巴瑤族的新郎和新娘。

之後我們來到第五個部族的Murut Longhouse毛律族長屋。根據這裡的村牌的英文文字說明,毛律族是沙巴的第三大族群,主要聚居在Tenom的內陸地帶及周圍地區。他們也以獵頭族聞名。毛律族佔沙巴人口的3.3%。

Murut毛律族的村牌。上面嶂用英文寫:毛律族是沙巴的第三大族群,主要聚居在Tenom的內陸地帶及周圍地區。他們也以獵頭族聞名。

毛律族的長屋坐落在用籬笆圍著的村落內,讓我們感到新奇的是,來到村落前的大門時,導遊要我們這一組人先列隊,然後小組推一個人,算是頭頭,先進去,在門口跟他們類似酋長的人用右手互搭對方的膊頭,算是進行一種入村儀式,之後裡面的村民會大喊起來,有威囁人之勢,畢竟他們曾以獵頭族聞名!

進入毛律族的村落,要先列隊,舉行過入村儀式後才一起進村。圖見1號車另一組人在列隊。

進入毛律族的村落,須先按他們的習俗,進行進村儀式。溫曼瑛一個女流之輩竟敢與獵頭族的酋長互搭膊頭"講數",真夠膽識!(借用溫曼瑛的照片)

進入村內後,導遊讓我們試射毛律族人擅長使用的毒鏢。我們有幾個人即場試射。

蔡明宣在試射毒鏢。

陳國英在試射毒鏢。

陳有泉在試射毒鏢。任嵩清還幫他扶穩鏢筒。

鄒國經在試射毒鏢。任嵩清還幫他扶穩鏢筒。

之後我們開始進入長屋參觀。這裡的長屋也是離地而建。上樓的階梯較陂,若嫌麻煩,就要繞道由山坡上的入口進入。

要省路,就得這樣爬入長屋內。

進人長屋後,導遊給我們講解這裡長屋的特色,那裡有一個好像是用籐條製成的搖晃踏板,可以在上面彈跳,最高還可以跳起來摸到天花板上的彩球。導遊廣邀大家跟村民一起彈跳作樂。我們組中有幾個人應邀下場,其他的人或站或坐著觀看。

圖見巫惠宜、陳國英在和村民一起試彈跳的玩意。

毛律族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喜歡紋身。村民的紋身好手可以即場給遊客作簡單的紋身畫,說是整乾了之後可以維持兩個禮拜時間不褪色。

紋身的角落。

圖見巫惠娟在讓紋身師傅在其右身上紋花紋。

參觀遊覽完畢毛律族人的村落後,已將近12點了,差不多是文娛表演的時刻。於是我們各路人馬都趕到表演場地,準備觀賞沙巴少數民族的舞蹈。

表演場地擺有100多張坐椅,除坐有我們團隊的人之外,還有不少來自大陸和其他地區(如台灣)的自由行遊客,表演大堂差不多都坐滿了人。

正午12時表演開始,先由主持用英文作開場白,之後節目開始。

文娛表演的主持人宣佈節目開始。

半個小時的表演節目完畢後,是舞蹈員和觀眾互動的時刻。

部份團員與舞蹈員合影留念。前面:胡芬妮、後面左起:何壬星、洪玉燕、黃延秋、黃延妮、溫曼瑛、阮衍章、黃柏蘭、范明智、高福妹。

下午12:30文娛節目結束後,我們全團人員就前往用餐的地方吃午餐。那裡早已有不少遊客在用膳,我們不用擔心座位,因為我們的桌子早已編號,大家按座位入坐便可。

午餐是半自助形式,情形一如在美人魚島用午餐的形式,排隊"打飯",喜歡什麼菜式,跟舀菜的人員說就是。她們會舀到你的盤內,之後就回自己的座位享用午餐。

大家在享用午餐。圖1

大家在享用午餐。圖2

吃完午餐,我們給桂林凌雪露的孫女蕭揚補過兒童節,由溫曼瑛主持。

圖見凌雪露一家在接受大家給其孫女補過兒童節的情景。

1:50左右我們按用餐桌號,由第一桌開始,分乘兩個小麵包車出到大門口,每車限坐10個人。到第10桌的人出到大門口時已將近2:30。之後我們乘原停在大門口的旅遊車前往市區的地標之一敦馬達化大廈(Yayasan Sabah)影大集體相。時正值陽光相當辣的時候,在空曠的廣場上影相,加上攝影人員操作上慢一慢,感覺更是熱上加熱,有同學和家屬因耐不住熱,臨時走開,而沒能參加到大合照內,十分可惜。

大合照。

之後我們離開Yayasan Subah大廈到下一個景點,本來是先安排參觀遊覽古鐘樓,但因交通管制,嚴禁大型車輛經過該路段,只好取消古鐘樓,直接到再下一個景點Floating Mosque水上清真寺。

根據資料:「哥达京那巴鲁市立清真寺座落在里卡士湾畔(LikasBay),是一座典型的当代伊斯兰教建筑,是马来西亚夕阳景观最壮丽的清真寺之一。它建于里卡士湾的人造湖上,感觉有如浮在水面之上,因而得到“水上清真寺”的美称。令人惊叹的白色建筑物造型,与蓝天完美的连成一体。 清真寺于1997年建成,占地一公顷,可容纳最多12,000名教徒祈祷。」可惜的是我們只能遠望清真寺,並依其作背景攝影留念。

黎建國和黃惠玲兩夫婦與陳淑嬌和侯秀銀合影留念。

左起林素琴、鄒國經、陳國英、陳淑嬌、侯秀銀。

左起李文忠、蕭緒民、陳友泉、陳國英、鄒國經。

我們在水上清真寺這個景點停留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3:45我們離開水上清真寺前往菲律賓市場參觀遊覽。25分鐘後,我們到達菲律賓市場,導遊說自由活動,5:30分集合。

菲律賓市場景1。

菲律賓市場景2。

菲律賓市場景3。

菲律賓市場景4。

菲律賓市場景5。

主要賣榴槤的水果檔。

兩粒貓山王榴槤售25元馬幣,約等於52.50元港幣。有人說這是假貓山王,一來不會這樣便宜,二來從榴槤裂縫中見到榴槤核大,正宗貓山王應是小核的。

Kelapa Biasa 5元馬幣一個。

1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時間充裕,有的同學就在市場附近閒逛,有的找找換店,有的找手信店買禮品,可說是各適其適。

不少同學在這家沙巴特產屋買手信。

之後5:35我們離開菲律賓市場前往今日的最後一個景點Tanjung Aru海灘看日落,同時在附近的Sri Tanjung Seafood Restaurant丹絨花園海鮮樓用晚餐。不到6點鐘我們便來到Tanjung Aru海灘,下車後,自由活動等看日落。

大家在海灘邊聚集,等待日落的到來。圖1

大家在海灘邊聚集,等待日落的到來。圖2

大家在海灘邊聚集,等待日落的到來。圖3

夕陽下合影一張。左起:侯圓成、陳文娘、梁富珍、洪喜吉、陳金霞、范明智。

到黃昏6:30分左右,太陽開始落山,在海灘上等著這一刻的同學們紛紛舉起相 機,攝下那夕陽西下的美麗一幕。

Tanjung Aru美麗的日落一景。

之後我們進入位於海灘不遠的酒家Sri Tanjung Seafood Restaurant丹絨花園海鮮樓。十桌酒席早已備好,大家按桌號就坐。之後豐盛的晚餐開始,又是一頓美味的海鮮餐。

未就餐前,先影一張相留念。坐者左起:黃秋霞、陳婉嬌、黃延妮、高福妹、黃延秋、朱雲新。後面站立者:林建龍、顏啓明、蔡明宣。

美味的黑椒螃蟹。

吃完飯,我們8點左右上車離開酒樓回酒店,8:15分到達酒店,第四日的遊覽活動結束。

待續

黑鴨子: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