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五五年届 郭良宽


 

同學與姓名

 

   我巴中同學外出,好像有個默契,特別到北京、香港或印尼這些校友比較集中的城市,本地校友一定設法聯絡到訪的校友,聚會、吃頓飯,通過這種活動,難得圍在一起,海闊天空地聊,話題從做“高級保姆”(關照孫女)的樂趣、養生之道、交流信息、到國內外大小事,無所不談,有時難免還有一場辯論,好不熱鬧,可謂沒特定主體的論壇。把過去黃金時代的遺憾盡量在晚年給予彌補。

  翻翻我五五屆曾經一起上學的同學姓名,應不少于四百,而且約有九成還健在,這些人已經是七旬出頭的人啦,可見俗語所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應當改為“七十小弟弟,八十多來兮,九十不稀奇”,當然要人人往八九十奔,還得努力給自己創造條件去爭取,適當鍛煉、心情舒坦、均衡飲食乃基本條件吧。一看通訊錄姓名,連姓帶名最多的三個字,有兩字的,個別是復姓的就四字了。這樣的姓名,是符合漢人起名的習慣,(雖然現代滿族、朝鮮族、回族也有同樣的起名規律,但我們同學中沒聽說過有少數民族的)。漢族人常說漢族的姓名好記,字少,不像老外一說一大串,什么薩斯特羅阿米佐約啦、奧斯特洛夫斯基啦,可難記得很。有的老外並不完全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說,漢人姓名別看字數少,對老外可更難記,光姓氏就數百個,名字更五花八門,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像中國人常說,世界上的菜肴就數中國菜最好吃,法國人則搖頭說,法國菜才是世界一流的。

  姓名本是人的符號,但它要跟隨我們一輩子,所以我們漢人給自己的下一代起名,有的確實講究,有的則比較隨意。拿過去帝王將相,最不講“人權”,很霸道,自己的姓名,也不許百姓享有,據說姓丘的帝王將相,愣要把同樣丘姓的百姓改為姓邱,類似的情況有今天的查(念扎)是由香姓的帝王將相把同姓的百姓改姓,把香上面的一撇,挪到下面變一橫就變成查了。過去稍微喝過墨水的人,起名時要找算命先生,查字典,或遵照老祖宗家譜去起名,如孔祥×這種“系列”的人,都是孔夫子的後代,也有不少作家、藝人他的筆名或藝名反而比他的原名更響當當,如魯迅、老舍、金庸、巴金、紅仙女。

  我沒研究過起名學,但在“社會大學”中,倒也體會到漢人的起名的一般遵循以下思路:

  以出生地或出生當天的特征起名:有名的節目主持人(陳)魯豫,一看就知道父親是山東人,母親是河南人;同事桂津龍,姓桂,準保他是天津人,而且是屬龍的;初二中時我班有叫王立秋的,甭問他就是在立秋那個時辰,誕生在這個地球上的;有的寶寶是在早晨生的,就取名晨曦,至于後來晨曦的弟弟或妹妹叫晨×什么的,倒不一定是也是在早上生的,而是根據家譜的需要排列的;有的寶寶出生時遇到難產,為了讓孩子永遠紀念她的降臨來之不易,就用諧音取名叫楠楠。

  以數字或虛詞起名:這樣的起名法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張大千,馬三立,前者是著名畫家,國內外無人不知,後者是相聲表演藝術家,一提起“逗你玩”單口相聲,北方中年以上的人都非常熟悉這個老頭了。也有喜歡用虛詞;之、然、亦與實詞搭配的,如林默然,胡適之、丁亦棋等。

  以某種期望起名:過去中國人有重男輕女的傾向,于是在起名時採用朱連弟,期盼下一個生的還是弟弟;廖仲愷給兒子起名廖承志,應該是希望他繼承父親救國建國之志的意思。

  關于起名的學問,我沒資格細說,但盡管人人動了不少腦筋,實際上不像老外所說的那樣五花八門,一人一名,也有像Jonh. David, Alex 那樣,很多同名不同人的,像淑珍、淑敏、代表文革時代的象征名字如衛東之類在戶口冊上哪可何止萬千,就連不熱門的名字的也不少同名,我就認識五個叫月娥的女士,兩位在澳門,兩位在香港,一位是小學同學,很巧的三位是醫生。我五五屆中就有兩位叫全娘、兩位叫漢榮、兩位叫美麗,因為姓氏不同,又不在一班,所以不至于產生陰差陽錯。

  起名時要注意讀起來動聽響亮,還要兼顧方言和普通話的諧音。一個真實的香港人她叫杜梓滕,按粵語的發音沒任何問題,字也不俗,她上普通話課程,老師點名時就為難了,因為她的名字和“肚子疼”發音一樣。下面就是笑話了,新學期開學了,老師在班上點名:“一號,請你自我介紹你的名字”,學生:“我叫焦沛”,老師問:“你父親是幹什么的?”學生:“在養豬場研究新品種的”。這個三句不離本行的起名法,雖然是個笑話,如果真的有類似做法,那可讓孩子尷尬一輩子的。

  身為準爺爺、奶奶的你,給晚輩做個起名參謀吧。

 

郭良宽個人目錄

 

歡迎光臨巴中在線

 
網站有關目錄
校友作品 校友遊記
校友萍蹤 學海試航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