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五五年届 郭良宽


 

略谈文化差异

 

  差異的反義詞是清一色,如果沒有差異,這個世界就沒那么多姿多彩了。差異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練孿生兄弟在母親眼裡再怎么地也有差異。這個差異有好有壞,也有中性。拿咱這些巴中校友為例,想當初一踏上祖國土地,立馬就體會到國情、人情、飲食、習俗、氣候等好多方面與印尼有明顯的差異。彼此互相了解差異,也許能使生活更為和諧,現列舉其一二,順便了解北方普羅大眾的某一側面。

  一. 洗浴文化的差異:在印尼,地處熱帶,只要有水,不論你是否有沒有錢,基本上可以每天洗澡,因為不需要特別設施,可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祖國北方,你即便家裡條件較好,由于房子小或天氣較涼,也不是人人可以在家天天洗(熱水)澡。所以一般每星期能到公共浴池去洗澡就算不錯了。有個電影叫《洗澡》,描繪的是那個年代北方洗浴文化,南方的親友們,請別少見多怪,一進這種澡堂,立即讓你領略到北方人粗獷豪放的一面,到這裡沒人談隱私,進去就脫光,一絲不掛,投入到“人體藝術表演”狀態,這裡沒有單間房隔開,沒人扭扭捏捏,大伙都以公開奔放的心情奔向澡堂,年輕人洗澡一般干脆利索,水龍頭下淋浴完畢,毛巾抹干,更衣走人;而那些休閑的老頭們,節目就多了,他們的首選動作是泡熱水池,約半小時工夫吧,上來請服務員給他搓泥兒(即香港人說的死皮),根據個人的需要,下一步還可再選擇修腳、理髪、推拿或拔罐,澡堂裡都配備了這些人員。就這些動作,如選兩三項也至少花兩個鐘頭。老頭做完了上述節目,就躺在小床,沏壺茶,和旁邊的澡友即興聊天,沒話題可說了,躺著就睡,睡醒後,看手表,吃飯的時間到了,趕緊穿好衣服,回家,就這樣半天時間泡在澡堂上,在他看來,渾身解乏了,上下皮膚也滑溜溜了,簡直像神仙過的日子。如今,隨著我國百姓生活的改善,可以在家洗熱水澡的人多了,有相當部分的老式澡堂也被桑拿浴,中草藥浴池所取代,但因為還有需要,舊式澡堂還沒有完全絕種。老式澡堂,一到晚上十點半後,還歡迎路過該市的長途司機來光顧,可以在此連洗帶過夜睡覺,如天津這樣的城市,消費不足三十元,說它廉價旅館不假吧。老同學,私下跟您說真格兒的,要一下子理解和自己習俗不同的文化確有困難,說他不雅吧,他竟覺得美,還振振有詞地說,比起日本人男女混浴于一池,西方人的天體海浴和天體咖啡室文明多了。

  二. 主食差異:在印尼以吃米為主,想吃點面食就外買,洋點心面包、蛋糕;中式面食肉包bakpao、面條、扁食pangsit;南亞面食如印度餡餅martabak都容易買到。祖國的黃河流域及其以北,是小麥產地,那里的居民就自然以面食為主了。所謂面食,是用面粉製作食品的總稱,在製作方法上可以分為蒸、煮、煎、烤、炸、燜等幾大類。不論哪一類,基本上難不倒北方的家庭主婦,比如蒸的饅頭、肉包;煮的餃子、餛飩、面湯;煎的鍋貼;烤的大餅;炸的油炸鬼;燜餅都不會讓她們感到怵頭。如今,生活改善了,許多招待親友吃飯都改在酒樓了,但一到年節,在家包餃子的習俗一點不改,因為這時親人們都回家大團圓,圍在一起邊說邊包餃子,給家庭帶來滿溫馨和歡樂。手巧的主婦,通常備有多種餡,除了包餃子,還可作成鍋貼、合子(用兩張餃子皮捏成的餡兒餅)等。

  對于面食的吃法,大致上是北方人重的欣感,南方人重面的湯料(如高湯餛飩面);中國人重蒸煮(如小籠包、發糕、饅頭(steam bread)、餃子(water dumpling)等,西方人重烘烤(如漢堡包、法國面包、蘇打餅干、曲奇(cracker)、俄國黑面包—大列巴等)。具體到各省的招牌面食,甘肅有蘭州牛肉拉面(也叫抻面),陜西的饃夾羊肉,山西的貓耳朵、刀削面,北京的炸醬面、炒疙瘩,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麻花,江蘇的排骨湯面、小籠包、酒釀丸子,四川的擔擔面等都是。至于每個是否符合閣下的口味,那就見仁見智,因為我們對口味的感覺是跟你入鄉的時間成正比。所以對于初次去北方的南洋華人,可能不是對每個面食贊不絕口,但相信也不是全盤否定,例如對北方回民製作的甜點心,有相當部分可以接受:如甜麻醬燒瓶、炸糕、麻花、北京的豌豆黃、撒琪瑪。

  列舉兩個文化差異後,感觸一:年輕人可以到ktv去找樂,而我所接觸的上述老頭,他們卻不追求名牌和山珍海味,只盼每星期能泡澡,認為這是他們身心上的一個享受,價值觀的差異體現出來;感觸二:我們的面食還要繼續挖掘,在製作上更加精細、衛生、安全,讓它更加發揚光大。瓜甜不甜,不是賣瓜的老王說了算,而應該是買瓜的人。說的是否恰當,歡迎指教!

 

郭良宽個人目錄

 
網站有關目錄
校友作品 校友遊記
校友萍蹤 學海試航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