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心放何处
巴中53年届饶汝麟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因此人在“高级”与“动物”间必须平衡。“高级”代表人的智慧,(智慧表现为思虑周到,语言得当,行为确当、公正。)生产与生活能力并随之而来的物质文化提高。常言道:君子凭理智行事;领悟力较少的人凭经验;最愚蠢的人凭需要,走兽凭天然。人是高级动物,而“动物”代表了肉体的强健和精神中的血气,即动物之“动”的素质必须高强。两者不可偏一,应合二为一,失去“高级”则生存、竞争困难,更谈不上发展;失去“动”则严重威胁身心健壮,活得累,活得苦,活得难受。

  俗话说,养身不如养心。身是肉体,只要“动”(即锻炼、运动),饮食平衡,身体就可强壮,操作简单。心是灵魂,心是思想,是精神,是道德品质,是综合素质问题,是理论或信仰问题,是感情爱好问题。所谓心生活,亦即安放心问题是较复杂得多,也是保养身体的关键问题。这是一个人类文化问题。问君心放何处,也就是心的问题,而不是身与物的问题。安放心的问题,成为人类独有的问题,这是人类文化的问题。我国政府近六年来,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举世罕见:一是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二是高等教育由六年前的108万大学生发展到今天的440多万大学生,这事很了不起!这是中国人文化大力提高的明智举措。

  心本附丽于身而始有,但人的心常爱往外跑,如是之谓身不由己,此时心遇神遇财遇物,会有所动心,必须三思,心不为所动。因为,神与财和物还是它自己,不是人的心。但人的心欲不予抑制或不能把握自己,则为神与财和物的诱惑而致迷信、崇拜,如是之谓执迷不悟。而自己现前当下的心,还是历史心与文化心,如是之谓人心不死。心偏走向神世界与物(包括金钱)世界,将会失了人世界。

  西方人的心,亦即西方文化,偏宗教偏科学偏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好胜称霸。常抱着“你是你,我是我”,“这不关你的事”的家庭观念,崇拜神崇拜金钱与物,崇尚享受生活,是十足的个人主义,此心终不得其所安。因为宗教可以发泄心的情感,科学可以展开心的理智,所以人不能尽向神,也不能尽向财物。

  东方人的心亦即东方文化,正如孔子教各个的心走向别人的心去找安顿、找回归,这是纯静的心,至真、至善、至美,如是谓之爱心。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此之谓也。父母向子女倾心曰慈,常谓之为可怜天下父母心;子女倾向父母曰孝;朋友倾向朋友曰忠与恕。心走向心,便是孔子之所谓仁。心走向神或财与物为异类,心走向心为同类,为相知。勤学苦练学到优异成绩,学到好本领为国为民执政,常牢记两个“务必”,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如是谓之不负有心人,这是心自己的乐土。父母与子女之心,朋友间之心,都关切到人的身,如是则身心还是和合,还是相近,是相照顾,这是孔子和中国文化之独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为国为家乡捐助、投资建设,归国华侨为国奉献,如是之谓赤子之心。由是一人之心,化成了一家之心;一家之心,化成了一国之心,化成天下之心;天下之心便化成了世界心与宇宙心,自然界与人和谐合一,如是谓之天人合一。这是以人文为中心,即宇宙、自然界而人文化了。如此,心与心和合为一,是心身和合为一而达到最高境界。孔子教导后人要把心放在道之内,安放在仁之内。孔子说:忠恕违道不远,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孔子又说:择不处仁焉得知?孟子说:仁,人之心安宅也。这不是道心即仁心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亦即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与现代文化结合却牗启一新远景与新途向。

2005年2月28日脱稿

 

饶汝麟個人目錄

 

歡迎光臨巴中在線

 
網站有關目錄
校友作品 校友遊記
校友萍蹤 學海試航
 



巴中网站
http://www.boans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