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陨石与毛泽东

(棲梧)  

 

陨石是指从宇宙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落到地面的天然固态物体(流星体),又称陨星,常常以陨落地或发现地命名。

 陨石陨落作为天体运动的一种客观现象,对人类来说并不陌生。星空之夜,我们就经常看到拖曳着光亮尾巴的流星在夜幕上划过,从而给我们带来联翩的浮想。据有关资料介绍,估计每年有数以千记、累计重达几十吨的陨石落到地球上,但大多数陨落到沙漠、海洋和崇山峻岭之中,能够被人们发现是极为不易的,尤其是陨落到人口稠密的地区,并且有详细的记载的则更是极为罕见。 

1976年3月8日15时1分50秒左右,一颗重约4吨的陨石从地球公转轨道的后方以每秒15-18公里的相对速度追上地球,,在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燃烧,形成了一个耀眼的火球,强烈的冲击波传到地面,产生了巨大的轰鸣声。受到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击,这“天外来客”不断发生破裂,在19公里的高空发生了一次主爆裂,大大小小的陨石碎块散落到吉林,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吉林陨石雨。 

这次东北之行,我们也自费参观了吉林陨石博物馆,大开眼界,得以近距离观察和触摸了天外来客。

 吉林陨石雨共收集到138块标本、总重量超过2700公斤,降落在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8公里,近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其数量之多,重量之大,分布之广,世界罕见。其中,最大的“吉林一号”陨石重达1770公斤,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块石陨石。 

经测定,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46亿年。大约在800万年前与其它星体相撞,发生了一次大爆裂,行星的一部分脱离母体被撞击出来,最终落到地球表面,这就是吉林陨石。 

观赏眼前那些陨石,也有机会触摸3号陨石的表面,只觉得坚硬,不平,但就是这些个硬梆梆的怪石,给科学家们带来极为丰富的宇宙科学信息,通过对吉林陨石的研究,使我国在地外物质研究这一领域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解说员还提到吉林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号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一号陨石落在一农家院子里,但是却没有一人一畜的伤亡。可谓一奇。 

参观过程中,意外地听到讲解员联系到毛泽东。她说,当年毛泽东听了身边工作人员读的有关新闻后,与工作人员谈起史书上的陨石雨记载和天人感应学说。他陷入了沉思,不止一次地站到窗前,望着渐渐昏暗下来的天空,说道:“它来了,我该走了。” 

天人感应说,在古书里时有记载,诸葛亮去世,《三国演义》就写道:“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是夜,诸葛亮就归天了。 杜甫还有诗句叹曰:“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但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毛泽东,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会相信这一套吗? 

返港后,一再搜寻有关资料,终于找到以下这一篇,是根据毛泽东身边护士孟锦云的回忆写成的,节录如下:   

 

又是一个夕阳残照的黄昏。宽敞的卧室里依然那样沉静。   

毛泽东半躺半靠在那宽大的床上,不知一本什么书吸引了他。他已经一个多小时一动不动了。   

小孟坐在沙发上,正在翻看当天的报纸,也许是翻动报纸的细微声音惊动了毛泽东,也许是毛泽东感到了疲劳。他在床上转了个身,顺手把书放在一旁。   

正在翻看报纸的小孟,大概是护士职业养成的习惯,毛泽东这一不大的动作和声音,使她马上察觉。她顺着声音望过去,此时,毛泽东正在望着她,她刚要站起来,毛泽东却向她做了个手势,把手向下按了两下,意思是让她坐下来。然后毛泽东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问道:“报上都有些什么新闻啊?读一段听听,不过,我可不要听什么大批判的成果,要听新闻”。说来也巧,当时小孟也正在看一段新闻,主席的这个要求,也正中下怀。

“您要听新闻,这儿正好有一段,我正想做个记号,等您不看书的时候,读给您听听呢”。   

“噢,一个想读,一个想听,巧合,巧合,你就读读看。”   

“新华社长春1976年4月21日电:最近,在我国东北吉林地区降落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陨石雨。   

“今年3月8日下午,宇宙空间一颗陨石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以每秒十几公里的速度坠入地球大气层中。……”   

读着读着,小孟突然发现主席坐了起来,这可是从来没见过的事。   

好多次读文件、读报纸,主席都是听听而已。一般他总是静静地听着,很少发表什么不同意见,也很少改变或卧或坐的姿势,所以小孟感到,主席对给他读的东西,多半没有什么大兴趣。 

小孟感到有些奇怪,忙放下手里的报纸,准备去问主席有什么事,但主席又是用手势制止了她,并说“读下去,我在听。”   

小孟又接着读起来: “大量碎小陨石散落在吉林市郊区……最大的三块陨石沿着原来飞行的方向继续向西偏南方向飞去……最后一块陨石在15时2分36秒坠地时,穿破1.7米厚的冻土层,陷入地下6。5米深处,在地面造成一个深3米,直径2米多的大坑,当时震起的土浪高达数十米,土块飞溅到百米以外……最大的三块陨石,每块重量超过了100公斤,最大的一块重量为1770公斤,……”   

小孟读完这段消息之后,又开始读另一段新闻,主席马上说:“小孟,就读到里吧,不用再往下读了。”

毛泽东边说,边穿上了拖鞋,小孟上前搀扶,他慢慢地向前走去。   

看来,毛泽东被一种情绪笼罩着,他的脸上现出一种思虑,一种不安,一种激动。

毛泽东在屋里走了几步,让小孟把窗帘打开。这又是很少有过的要求。毛泽东站在窗边,望着那夕阳渐落的天际,望了很久很久,望得那样出神。   

小孟见主席转过身来,便问道:“主席,天上怎么会一下子落下那么多的石头呢?也太巧了,还没伤人。”   

毛泽东若有所思地回答小孟的提问:“这种事情,历史上可屡见不鲜噢,史有明载的就不少,野史上的更多了。”看来,今天主席很有兴致,他又问小孟“这方面的记载你见过没有?你们家里人有什么说法?”小孟摇摇头,她也只能摇摇头,因为她对此确实了解得太少。   

“这方面的记载我没有看见过,小时候,听我妈讲过,在我们家乡的一个村边上,一天夜里,突然掉下了一块大石头,有磨盘那么大。后来,这块石头,又被风刮走了。咳,都是瞎说,我才不信呢。”   

“噢,你妈妈讲过这样的事,你还不相信。” 

“我是不相信,您能相信?” 

“我相信噢,中国有一派学说,叫做天人感应。说的是人间有什么大变化,大自然就会有所表示,给人们预报一下,吉有吉兆,凶有凶兆。”   

毛泽东说到这里,稍稍停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天摇地动,天上掉下大石头,就是要死人哩。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赵云死时,都掉过石头,折过旗杆。大人物、名人,真是与众不同,死都死得有声有色,不同凡响噢。”毛泽东说这些话的时候,带着少有的感慨,少有的激动。   

毛泽东似乎压抑了自己的激动,转换了个平静的语调“不过,要是谁死都掉石头,地球恐怕早就沉得转不动了……”   

毛泽东又在屋里走了几步,然后坐在沙发上又问小孟“我说的这些,你信不信呢?”   

小孟看了主席一眼,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还是不信,那全是迷信,是古人瞎编的。”   

小孟说完之后,似乎又觉得没有把握,她也很想听听主席的看法。于是,她又好奇地反问:“大人物要死的时候,天上会掉下大石头您真信吗?”   

毛泽东没有马上回答,他沉思了一会儿,才说“古人为什么要编造这些?” 像是回答,又像是提问。 …………   

1976年4月22日,毛泽东听到陨石雨消息的这一天下午,他不止一次地站到窗前,望着渐渐昏暗下来的天空,每次时间都很长很长。 仿佛那神秘昏暗的天空上,有谁书写了只有他才读得懂的文字。 

 

这篇回忆录,并没提到毛泽东有说过“它来了,我该走了。”但却让人感觉到,他是把自己跟陨石挂上了。在最后日子里,面对死亡的临近,他有所感触,陷入了唯心主义? 不宜妄下结论,还是让大家去分析思考吧。 

参观吉林陨石,会联系到毛泽东,联系到天人感应,这可是意外的收获。

 

伪满皇宫遐想

 

(棲梧)

中国东北近现代史上,张学良是关键人物,作为其反衬的另一主要人物,那就是爱新觉罗•溥仪。在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历史舞台上,后者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伪满洲国皇帝、卖国贼、战犯,雖說他晚年接受教育,成了平民,對自己的罪行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历史,是不可能改写的。

多年前,讀過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也看过几部有关的电影、电视剧,這回到東北,又得以參觀了偽滿皇宮博物院,再增長了些見識。

溥仪的祖父奕譞是道光的第七子、咸丰的胞弟,祖母是慈禧的妹妹,对溥仪而言,慈禧既是他的伯祖母(咸丰娶慈禧为后),又是他的姨婆;而光绪帝载湉是溥仪的伯父,父亲载沣继承了其祖父醇亲王的爵位;1909年光绪死后,年仅3岁的溥仪当上了清朝第十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年号宣统,由其父摄政;1912年辛亥革命后退位,那时溥仪也才6岁。1917年,北洋军阀将领张勋带领“辫子军”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11歲的溥仪第二次当皇帝,这回只当了十二天,就又下台了。1924年底溥仪被逐出紫禁城,软禁于其父的北府,1925年初由日本人策划,逃往天津。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把溥仪接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溥仪先当执政,19343月,正式登基称帝,年号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寄托续承大清基业之梦想。

通过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展品,我们可清楚看出这次当皇帝,溥仪已是有主见的成人,他是主动配合日军在满洲建立“新国家”的行动,甘当奴才傀儡儿皇帝

伪满皇宫博物馆是我国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宫廷遗址之一,在历史渊源上与沈阳清入关前故宫、北京故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是伪满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扶植傀儡、炮制伪满洲国并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偽滿皇宮內,有栋两层、方形的建筑勤民楼,是溥仪依据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而取的名。沦陷时期,一直将这栋建筑当做皇权的象征,它的照片也被印在了伪满的纸币上。

1932915 ,就是在这栋"勤政爱民"的勤民楼里签订了经溥仪认可的"日满议定书",将伪满洲国的国防、治安全部委托给日本人,并由日本人管理伪满的铁路、港湾、水路、空路,日本军队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由伪满政府负责供应。东北主权,就这样拱手让人,卖到彻底

  博物院也展示了溥仪及其“后”“妃”被扭曲的宫廷生活。日军头目对康德皇帝颐指气使,溥仪唯有低声下气,唯唯诺诺,事后才将窝囊气发泄在侍从下人身上。

溥仪日常散步的地方是个四合院,方形庭院中有一棵树,口中有木,是个“困”字,人们附会说,溥仪将自己“困”在日本法西斯掌握之中,最终将自己“困”在战犯的审判台上。

溥仪看电影的殿堂

溥仪患性无能,却先后有五个妻子,皇后婉容、淑妃文绣和新贵人谭玉龄都是旗人、满人,都是从血泪中走过来的,一个疯了,一个跑了,一个死了。她们的悲剧既是由封建社会道德观念酿成,也是外来侵略势力刺激、催化的结果,是民族历史上一幕软弱怯懦、任人宰割的悲剧。福贵人李玉琴(汉族)因与溥仪保持婚姻关系的十二年横跨两个时代,她才被新中国改变了命运;李淑贤(汉族)则是作为公民的妻子而给溥仪送终的,他们的婚姻折射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社会和全新的观念。

溥仪于19671017日病逝于北京,他是我 国封建 君主制从秦始皇到宣统的一个句号,一个休止符。

帅府与历史风云

 

(棲梧)

 

抗战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当时西安二中的教师张寒晖,他把这曲子教会了学生和西安老百姓,不多时,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这首歌,并迅速传遍全国。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学生步行出发去临潼,要向当时在临潼的蒋介石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苦苦劝导学生折回,怕有危险,因为蒋介石说了要“动用机关枪”。这时,青年学生含泪唱起了《松花江上》,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随后,就发生了实行兵谏的西安事变,张学良为促成全民族的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名垂千古,彪炳史册。

在东北现代史上,张学良张少帅是个关键人物。这回东北之旅,自然少不了参观沈阳少帅府的安排。

少帅府是张学良及其父亲──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官邸和私宅。沈阳人称其为“张氏帅府”、“大帅府”。这是由青砖高墙围起的院落和院外若干建筑所组合成的庞大建筑群,于1914年由张作霖兴建,1916年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上个世纪后期,“张氏帅府”被国家列为全国优秀近代建筑群,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帅府内,展出了皇姑屯事件──日本人炸死张作霖以及张学良宣布易帜,宣布拥蒋,实现中国表面统一的图文资料,当然更少不了“西安事变”的详细介绍。 
张氏帅府内有个“老虎厅”,它因陈设有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张学良就是在这里把以父辈自居、飞扬跋扈的下属杨宇霆、常荫槐处决的,解说牌上写道:张学良用缓兵之计将杨常二人留在老虎厅,然后与发妻于凤至一起投掷银元来决定杨常之生死,显示了早年张学良的军阀作风。

在帥府院外,還有趙一荻故居 、杨府私人的「遠業銀行」和帥府辦公處等建築,院內外組合成優美的建築和環境藝術體系,交相輝映。

讲解员还告诉我们,于凤至知悉张学良与 赵四 小姐恋情之后,表现得宽容大度,悄悄地为赵一荻购置房宅,装修完工后,才叫张学良让 赵四 小姐搬进去。

看到一份资料说,张学良1990年被解除软禁,重获自由后,曾经通过故人王冀与大陆联系,想在有生之年回故乡看看走走,以解思乡之苦,杨尚崑为此发出了邀请函,但最终由于李登辉的作梗而不果。

望着眼前的少帅府,此地留下了张学良多少往事,多少记忆,可是他终究没能再走进这府邸的大门。

按一下可以在新的視窗瀏覽圖片

帅府中的青年张学良蜡像

這位在海峽兩岸同時具有高知名度的老人,是跨世纪的传奇人物,他的家世、他的情史、他的功業,都為人津津樂道。可是,半生戎馬,見證了百年歷史的張學良,晚年卻選擇了缄默,皈依了耶稣基督。他將许多历史之谜藏在心底,帶離塵世。 

在台灣,他一度是個禁忌的話題。在中國大陸,他的歷史定位是「民族千秋功臣」。但不管外人如何評價,如何褒贬,少帥都不加回应,他以紅顏知己相伴,攜著所愛的趙一荻 赵四 小姐,旅居檀香山而終其一生。张学良死于2001年。

军阀──爱国者──虔诚的基督徒,这就是他的生命历程。

行文至此,愿以张学良晚年写的一首小诗作结:“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兒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按一下可以在新的視窗瀏覽圖片

晚年的张学良与 赵四 小姐

 

 

重温"九一八"

(棲梧)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早在我的少年时代,已从兄姐那儿听到过这首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在这首战斗性的悲歌里,我感受到了祖国人民的呼号,小小心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教育。稍长,知道了国难降临,就是自1931年的“九一八”开始;日本侵略者首先是在东北三省,向中国人民进行血腥的屠戮。 东北,有过苦难的过去,也有过可歌可泣的抗争历史。 

这回,随同五九年届校友到东北旅游,第一个活动就是参观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就坐落在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柳条湖北侧,通过历史文物、历史照片、文献史料与高科技展示手段的综合运用,真实再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惨遭14年奴役,继而浴血奋战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

 

残历碑是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因碑体造型是一本巨大而残缺的台历而得名。碑面右侧是1931918日的日历,醒目地刻着“19319月小、18、星期五、农历辛未年、七、十三秋分”等文字。其中的“七”字本应该为“初七”,而“初”字所在的位置被设计为一个圆形的弹坑。碑面上还有许多类似的大小不等的弹坑,是累累弹痕的象征,向人们暗示着战争的爆发,同时也寓意了残历碑的残缺。在碑面的左侧,刻有一段碑文,向人们讲述着在那一天发生的,令 所有中国人永远难忘的历史事件: 

“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听导游说,每年的918日,沈阳市都要敲响警世钟14响,寓意东北人民曾经浴血抗战14年。钟声过后,全城再响起3分钟的警报,所有行驶的机动车辆同时停车鸣笛。 

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再重温了历史,实地印证了历史,脑海中的有知识具象化了,变得有血有肉了。从中也得到启发:落后就要挨打;忘记苦难,苦难就会重叩国门!